老爹在家養一缸一缸的孔雀魚,不下五、六缸 (各式各樣的玻璃罐子都可以拿來裝魚) 轉眼也四、五年以上了
一年前同事間興起養魚熱,還陪著同事一起去賞魚、賞蝦、賞水草
不管是老爹還是同事,老是有人問我要不要養一缸?
不過基於本人熱愛生命、對價格偏高的不實用東西沒興趣、外加懶怠成性怕麻煩,所以許久以來沒人也沒誘因能打動我...
沒想到,兩個月來寄養一陣了胖胖缸和高高缸後,寄養出興趣來了~
尤其是高高缸花了不少心血...
話說高高缸剛來的時候,藻類橫行,還好生 Google 了一下,該如何修理各式藻類,順便充實了一下如何維持水質的知識 (整理過程參閱 "寄養樂趣多篇")
於是當約莫兩個星期前,高高缸主人把高高缸抱回去後,一點點的不捨了...
恰恰最近有同事想買新魚缸
其於兩個月來的寄養心得,大約估了一下價位後,便心癢的和同事一起去經國路上的旭海水族館採購了...
原本是想擺個小小缸就好,不過現場一看各式水族缸 size 一字排開,又開始猶豫了 -- 到底該買多大的呢?裡面要擺哪些東西?
初步構想:魚缸一定是要有大石頭和沈木的 (自以為)、還想要擺一大片草坪 (墨絲)、小橋、水車(愈來愈貪心)...那太小的就放不下了 @@
所以 size 逐步放大,最後決定比胖胖缸稍小一點的中型缸 (約 25*15*19 cm)
缸子有了,該如何佈景?
完全沒個想法,先逛逛這兒提供哪些東西可以放好了...
人造小橋們,不是太醜了,就是太大了,沒有一個喜歡的,水車們也看了一下,想說既然沒有架過濾器,水車也不會動,那就沒意思了,不如整缸走自然風,完全用天然素材好了...
於是直接轉往沉木區和石頭區,心想反正佈景用有就好,直接都是從最便宜的區塊中挑適合的大小和形狀 (各 $40 還蠻便宜的嘛),接著再直接去拿了一塊聖誕墨絲當草皮 (完全直接就是朝自以為魚缸該有的東西著手)
同事說要提供貝殼沙,理論上底土應該就不用了,不過想到要種小植物們,光貝殼沙好像不大適合植物,所以還是拿了一包底土,之後再到最便宜水草區挑了一些適合背景和前景的水草(此時整個小缸的大致佈景圖才完整在腦袋瓜裡勾勅成形...)
整個小缸外加內容物,約莫 $700 大洋 (一如預估的 $1000 以內),堪稱滿意 ~
回公司後整個佈景堪稱快速 -- 先倒入一些底土,再擺入大石頭、墨絲草坪、種小植物,再在小植物附近倒入一些底土,由於要帶貝殼沙的同事要在三天後才出現,暫時沒有貝殼沙可以放,所以直接倒水進去,再把沉木隨便暫放一下,前後約半個小時內搞定,先丟著養水了...
原本是打算要先放著養水先養一個星期再說的...
不過當三天後貝殼沙一鋪上去,貝殼放幾個上去後,就手癢丟了兩隻小蝦子進去 (傳說中的試水蝦...)
隔天... 果不其然,掛了一隻...
照理來說,這次應該會乖乖等滿一個星期再丟生物進去了,結果,2 天後,看僅存的一隻小蝦都沒事,讓牠孤單一隻也太寂寞了,於是又一個順手再丟了 2 隻蝦,4 隻小魚進去...
這次地,一連過了 3 天,大伙相安無事,看起來小水缸裡的水質穩定了,小生態建立差不多了,便開始著手未來藻類防治相關課題...
除了原本缸內的 3 隻大和藻蝦外,想再進幾隻專門吃藻類的黑殼蝦和花斑劍尾魚 (米老鼠?),結果在水族館看了半天的米老鼠,每隻都比現存缸內的小小魚大上一倍有餘 (放進去的話,能看嗎?),所以最後只和同事合買了半兩的黑殼蝦... (米老鼠等現行缸內小魚們再長大點再放好了...)
雖說黑殼蝦便宜,不過新竹的黑殼蝦還是比別的地方貴上一點,人家半兩的黑殼蝦才 $30,我們買了 $40...(>"
聽說蝦子對水質、水溫很敏感,最好先對水對上半天再移入缸中,蝦子的存活率比較高,不過由於蝦子實在太多了 (就算掛個 1/3,還有將近 50 ~ 60 隻,也是很可觀),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網子撈一撈分到各魚缸裡去了...
人算不如天算,7、8 個小缸分一分後,竟然還剩一堆 (冏~ 區區半兩怎麼會那麼多的蝦子),又很怕同一缸倒太多蝦子,會有倒缸的危機 (水中含氧量骤降,全缸小生物死光光),最後,把心一橫每缸再分一分,決定讓牠們自行汰弱留強、物盡天擇好了,相信只要能撐到最後活下來的蝦子,一定都是勇敢、強壯、健康的好蝦子的。
感覺太多的小蝦,現行的 4 隻小魚有點受驚了,所以又撈了一隻小魚進來壯大聲勢,加上原本水族館買的 4 種小植物及同事讚助的 3 種小植物,以上就是目前小缸的生態現況 (有圖有真相)
後話: 大部份的黑殼蝦在搬入新家後,大致上都適應良好,不過還是有少數適應不良和太小隻不小心被大魚吃掉的,各缸 2 天統計下來,應該差不多陣亡 20~30 隻左右,存活率還是算挺高的,相信陣亡的伙伴會跟現存的伙伴們永遠常存的 (因為牠們都把陣亡的弟兄吃掉了...)
- Nov 02 Sun 2008 20:22
[興趣] 小魚缸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