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沒辦法替孩子選好父母,但有義務幫孩子選好老師。」因為教育是一件神聖的工作,似乎意味著,老師必須事先經過千挑百選;反之,學生是來者不拒,有教無類的。

研究生可從各系所所出版的年報或是教授的個人履歷中找到以下作為選擇指導教授的參考:

論文發表活躍但不浮濫,且文章多見於審查嚴謹的優良期刊中刊登。
能積極爭取到校外的研究經費,沒有經費短缺的問題。
有良好的學術聲望,經常受邀參加各種學術討論及會議、發表演講或擔任顧問。
資深或研究經歷充分。
訓練研究生的經驗豐富 (旗下的畢業生很多,且多能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學業),對於以前學生的研究成果仍能津津樂道。
近期畢業生的出路不錯。
能清楚指認出學生的研究成果。
實驗室的組織設備完善,運作流暢。
但實際上,很少有學生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去收集這些資料,多數人是透過與教授們及學長姊直接交談來了解整個狀況。此外,從各系所張貼的廣告、海報或宣傳手冊中獲得相關資訊,也是不少學生所採行的方法。已是研究生的eyasu有以下幾點建議:

上學校的網址先看看或各教授刊登在雜誌上的論文來了解各個教授的研究主題,擇定你預選的老師與有興趣的方向。這樣做可以了解研究所內有那些資源可供將來學習,再參考自己的興趣,決定出自己想要接受的研究訓練目標。
上網問或是請同學、親戚,打聽老師與以前研究生相處的情形,是否為你所樂於接受的
抽空拜訪老師,先前可e-mail或打電話約時間。露骨而率直的討論不僅可以幫助雙方做決定,同時也是為了往後研究上經常進行的自由討論預作準備。
拜訪實驗室看研究環境,可以的話參與短期研究計劃。這樣可以體認每個實驗室的運作方式及特色,實際觀察人員的互動以及指導教授和學生之間的關係。
研究生和老師之間 – 學生應多和老師作溝通
當一個研究生選定了指導教授後,往後的共處就視指導教授如何對待自己的研究生,衝突及矛盾有時是來自人際相處的模式,或是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並不在此,有時也因指導教授的負責態度有了改變,這些都可能導致指導教授和學生關係的惡化,換指導教授或許是種選擇,但換指導教授在臺灣而言,臺面上允許,社會情面上卻會有人情上的壓力,學生反而往往要面臨更大的風險,當然重考也是種選擇,但看似嶄新開始的背後所付出的成本是否太多了?在大環境很難改變下,研究生的研究生涯,挺多兩年、三年,通常並不願意去嚐試這種冒險的改變;其實當無法換教授時,與指導教授進行充分的溝通,才是化解尷尬處境的最有效辦法,一味逃避直接的溝通,將會使問題變得更糟,有的指導教授也並非不能談,是學生不願意或是不敢跟他談,學生會因為對權威的畏懼,不敢表達哪裡不舒服,可是在研究生不知道哪些可以談,哪些不能談的情況下,於是指導教授本身也會不知道和研究生間出了什麼問題,於是學生通常會和現實妥協,選擇熬過去就算了;反過來說,在課業之外,人際關係的表達,其實是中央大學學生最弱的一環。

研究生和老師之間 – 老師應多給學生點空間
目前的指導模式,指導教授多半限制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替學生規劃好了往後研究的路;如果學生不跟著走,就要自己承擔後果,可是誰敢承擔後果?以一個現實的角度來思考,學術界在外包一個大工程,回來後再分成許多小工程,底下的研究生便是這些小工程的小包工,當然這些小工程必須符合整體大工程的要求,不然面對雇主如何交待?遊戲規則很清楚,但如果將大工程的範疇看的太重,是否會犧牲掉個人?換個角度來看,在業界是可以這樣做,但在校園階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是更重要的任務。學生需要多方嘗試,就學生而言,他也許還希望再探索,目前的社會比較多元,臺灣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有多少在大學唸書的時後,會知道自己在未來真正適合作哪方面的工作?如果相信人所有的學習會做整合的話,學生在多方嘗試後,理所當然會整合到他未來的專業裡面,看的出來,中央大學的指導教授多半不相信自己的指導學生有這方面的整合能力,所以並不鼓勵學生去進行課業外的其他行為,其實指導教授的出發點不諦希望學生在研究所時就專一於課業,只要全心意投注於目前的課業,以後就會有成就,但其實這不是個健康的學習環境;整合需要時間,所以目前也許看不到,但是學生畢業以後,當他面對職場時,勢必要將他以往所學的東西拿出來做應用,現實並不是單一的專業所能應付的,企業所提供的環境也並不像研究室、實驗室中那麼單純,至少他還必需要和人的應對,學習如何和顧客接觸,所以雖然在求學階段時的打工、社團和學生的學習並無太大關係,但在活動的過程中,所累積的處理問題、不同人際關係的經驗,會慢慢整合到往後的處世態度中,就好比面對威權的溝通技巧,如果之前曾接受這方面的訓練,那研究生與指導老師間的溝通是否變得順利多了?

研究室生活
對許多研究生而言,實驗室中的人際關係就像是工作環境的縮影,有些人幸運地結交了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可以一同打拼、互吐苦水;可是也有不少人為了獎助金的爭取、資源設備的共享等而明爭暗鬥,使得在課業之外又增加了人際的困擾,造成研究生活中更多的壓力。有些人以為只要專心在研究上,不去管實驗室中的其他人,就不會有所謂的人際問題,然而西洋有句諺語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群體之中,也跟周遭的人或多或少相互影響著。

每個人因著人格特質、成長背景、價值觀等的不同,對事情會有不同的想法及作法;經常,衝突的發生並非惡意,只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或者溝通模式的差距,而造成了彼此之間無心的傷害;若要減少這些誤解,就需要更多的相互瞭解與接納,而坦誠與一致的溝通,就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當我們採取坦誠而一致性的溝通時,不但別人可以更瞭解你,而且也等於向對方做出了友善的邀請,使自己也有機會去瞭解別人,讓彼此的關係向前邁進,而自己也會因情緒得到解放而變得更自在。然而,除非我們能覺察到自己的感覺而且願意和他人分享,否則就很難做出一致性的表達。具體化的作法是以『我-訊息』(I-message)為主,說明客觀的事實並表達自己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要用『我』為句首,將後面要說明的話歸於自己,而不是以『你-訊息』(You message)一味地指責對方。例如,當有人長時間使用實驗室的某一樣設備而使得你無法工作時,你可以坦誠地跟他說:『我在明天以前必須交出這個報告,我需要使用這個設備來完成它,可是現在我覺得很著急,因為我不確定我什麼時候可以使用,你可以幫助我嗎?』然後以尊重彼此需要的態度與他協調一個合理的方式;而不需要在心裡生悶氣,或者是很衝動地去和對方理論。學習傾聽自己和別人的需要並且相互接納與尊重,是研究所生活中的另外一個大功課,而且對於學業絕對有相輔相成的功效,祝福大家都能順利地修好這一個學分!

--------------------------------------------------------------------------------
參考資料:
談實驗室中的人際關係 國立交通大學諮商中心 陳靖幸 老師
指導教授與研究生的責任與義務 台大醫院副院長 許世明
我們之間 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生物科技研究所 蔡竹固
國立中央大學諮商中心 吳月霞 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